首页

女王踩踏狗奴视频

时间:2025-05-27 18:25:43 作者:生态环境部:推动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浏览量:94347

  中新网5月27日电 5月27日,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完善园区和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方面,生态环境部主要有以下举措。

5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王志斌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这是推动降碳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2023年12月,发布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将天津经开区、宜兴经开区等国家级经开区纳入其中。试点园区立足主导产业特色,探索开展园区碳排放统计核算,研究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为构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系统部署了23项重点任务。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生态环境部推动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初步构建了以统计数据为主,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层面数据为辅的数据收集机制,提升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2015-2021年时间序列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初步完成了2022年清单的编制,同时正在修订《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在行业企业层面,按照集中编制、集中协调、集中审核的原则,市场监管总局和生态环境部共同推动研制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发布了9项行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需求,生态环境部正稳步有序推进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技术规范的研究,先后制修订发布了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碳排放核算与核查指南等8项全国碳市场技术规范,建立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并持续优化相关功能,提升了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产品层面,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同时着手研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的相关规范。正式发布了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填补了国内因子数据的空白。正在开展煤、油、气等其他基础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领域通用碳足迹因子研究。

  此外,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今年1月,正式上线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首次发布了297个排放因子,大幅提升了我国碳排放因子本地化水平。同时,还在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为经开区和区内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支撑。

  接下来,生态环境部会加快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健全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发布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还将组织开展企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足迹管理能力。并且持续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进一步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西兰、澳大利亚军舰通过台湾海峡 中方回应

4月18日0时至21日20时,消防救援队伍已接报强降雨相关警情714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4547人次、消防车856辆次、舟艇523艘次,共营救、转移被困群众1534人。

“史上最强辩论天团”!演绎跨越时空的百家争鸣

11部东盟国家影片将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展映

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是河南省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的重大支撑性战略性项目。项目选址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郑机场空侧,占地约1600亩,规划布局航空转运中心、陆运分拣中心、邮航综合保障基地等设施。同时,增开国内、国际及地区邮航航线,更好发挥郑州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作用,助推河南省邮政航空和高铁物流快速发展。

海南多地暴雨红色预警 三市县发布停课通知

“‘两岸同胞根连根,心田赖氏一家亲’是台湾心田赖氏裔孙代代相传的一句俗语。”赖志铭介绍,近年来两地宗亲交流频繁,多次举办座谈会,携手编修族谱等,期待两岸赖氏宗亲进一步增进情谊和认同。

台风“银杏”逼近南海 海南3万余艘涉渔船舶已回港避风

蔡战胜代表说,泉州接续开展“项目攻坚年”“项目奋战年”“项目创优年”活动,打好“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优环境”组合拳,着力构建“稳一优二强三”产业格局。今年,泉州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每个县域培育1条至2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实施“培优扶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倍增”专项行动;实施质量升级、标准提档、品牌提升工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